王明桦

编辑 锁定
 
 
       王明桦,原名  明华,号明月斋主, 出生日期1979年,祖籍广东,现居北京,师承潘公凯,张立辰教授。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取得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硕士学位,2013年取得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家协会理事,中央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访问学者,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荣宝斋画院山水画主题创作工作室执行导师,荣宝斋画院资深签约艺术家。
 
2020年以来被评为“全国最具收藏潜力的艺术家”主攻写意花鸟、山水、人物 、工笔花鸟人物以及传统山水画创作。作品大气简练,收放自如。将传统笔墨与西方艺术巧妙融合,大胆创新。作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2002 年入选“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展”,获收藏奖。
2002 年入选“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3 年入选“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
2004 年入选“二○○四年全国中国作品展”。
2004 年获“全国青年书画展”金奖。
2005 年获“第十二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优秀奖。
2006 年入选“全国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2007 年入选“全国第四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2008 年获“当代中国画百家扇面精品集”优秀奖。
2009 年选“全国第五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2011 年入选“全国第六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比尔·盖茨(Bill Gates),收藏王明桦教授作品并合影留念


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收藏王明桦教授作品并合影留念


荣宝斋与著名画家王明华签署合作协议,荣宝斋将全面启动王明桦艺术推广工作时的合影


2015年9月潘公凯携弟子王明桦在长沙美仑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范迪安主席与王明桦教授一同参加2020年香港全球水墨画大展


王明桦教授参加范扬荣宝斋画展与全国知名企业家合影
 
【名家评价】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著名收藏专家、鉴赏家马未都先生说:
       “在国画领域,20世纪要看齐白石、张大千,21世纪要看王明桦,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开创的意义,给中国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艺术来源于生活却超越了生活,将一个民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正是人民所需要的艺术,这正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说:
       “王明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由而一向注重以心问道,以文立意,在寻踪风景之际抱以文化的追怀。她所画的风景,每每在踏访之前便作研究,了解风景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特定的历史内涵;在取景之时更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重在提炼景物的思想性意涵,赋予自然景色以人文的情感,使写生的过程成为吟咏的创造,使造型的语言成为文思的载体。她的艺术风格总体上的厚重朴茂,她画面上风起云涌的勃郁生机,都透溢出她在自然景色面前回望历史、感怀岁月、叩问存在的深度关切,这种以思命笔的写生之道,使她的风景之作不仅直接完成于写生的现场,而且具有创作的主题,展现出大自然隽永的意境。”
 
中国国画泰斗、中国国学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范曾说:
       “王明的作品稚拙纯朴,淋漓豪放,尊重传统又不为传统所囿,追求归真返璞,形成了自由舒展的画风。”
 
著名山水画家陈玉圃说:
       “古今论画多途,然不外形与神二字。重形者尚似,故能曲尽物态,惟妙惟肖;重神者尚不似,每成象外之趣,神采飞扬。王明华早年治工笔,故传移摹写极得形似;近年治写意画逸笔草草,又颇得象外之趣。通观王明近年画作,可谓妙造自然神形兼备者也。”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雁南说:
       “王明女士的作品将中国艺术家的大爱情怀和杰出风采体现的淋漓尽致,价格不断攀升,备受社会藏家追捧,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杨力舟说:
       “五十载的艺术修炼,王明深深钟情刻画对象,心灵共通,体察入微,了然于心,胸有成竹,运用得体,灵感涌现,落笔有神,画出有情有义的精灵,画出哺育自己的苇荡,用一份热忱、一份爱心、一份使命,把凝聚心底的情感倾注在画卷之抒发画家对故乡的赤子之情,彰显画家的高超艺术风格,浓缩人间大爱。”
 
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薛永年说:
       “王明的作品是创新的,也是在对传统有足够认识基础上的重新整合。造型方面有一定的写实因素,但是她和中国画的笔墨结合的很好,她作品讲传统,不求浓烈,她是淡雅的,墨笔淡雅的,有点重彩,是起到醒题作用。她的绘画语言,充分表达了她的题材内容,所以能够感动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著名美术理论家郑工说:
       “王明的油画,是一个可以让人不断走入的山水之境。走入,并不停留在“可居可游”的层面,而是在“面对”的同时,感同身受,臆想天外。人的感受力被调动起来了,人的生活经验被唤醒了,人的思绪也被不断地牵引开了。作为油画,那蕴藏在色层间的韵味与气息,也被不断地释放出来。这几年,我看王明华的画,眼光往往会落在色层关系上,觉得她的油画因此变得醇厚,能够呼吸,尽管有时也会被一些干净利落的线与笔触划开,但总体上的气息是顺畅的,色彩的关系,可以相互推移。推移间,有很多东西会发生变化,如空间问题。西画的“风景”概念与中国画的“山水”概念,其最大的差异,我以为就在于空间感,由此涉及其观察方式与表现方法,以及不同的空间观念。所谓“立意高远”,其意就在于谋划,是预期也是先导。没有预期也无法导入。这与中国画家常说的“意在笔先”是同一意思,只是对“意”有了要求,而“高远”二字,与人的眼界和胸怀相关。这一空间就不是自然的物理空间所能概括,也不仅仅是人单一的视域范围所能局限。”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批评家范晓楠说:
       “王明女士为人低调谦和,沉稳内敛。她的画如其人,作品含而不露,质朴却不失深意。面对当下纷繁浮躁的社会生活,王明女士用虔静的创作心境,冷静的哲学和美学思考,宗教徒般的虔诚,不倦地读书和求索,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自然和艺术的感悟中,使其画作不仅仅是对色彩和物象结构的摹写,而是由生活的小景变成了宏大叙事的高昂,具有一种博大、崇高和坚实的文化精神。观其画作,会令人感到豁然开朗、胸胆开张的宇宙磅礴之气。
       王明女士的书法功底深厚,对历代墨迹与笔法均有深入研习,加之博览群书,广游名胜,使得女士学养渊博。艺术家自我境界的修炼也正是写意的精神要旨,写生的目的是传神写照,发现对象亦发现自我。写意的方式不等于放弃生活的细节,恰是在凝神感知自然的精微中体悟万物的灵性。在写生的过程中开启自然与自我精神的互渗与弥合,这是中国历代文人画家孜孜以求的路径与源由。女士从繁杂的世界里发现和重建自然万物之美,用艺术的手段对大自然进行分割、提炼和概括,去感受隐藏在其中的矛盾与和谐,节奏与韵律,内敛与张力,使其画作具有与生命和情感相联的形式特征,饱满地呈现了物象之精神。”


作品鉴赏

 











 
 

词条标签:
王明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