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宝,1961年生,山东潍坊人,著名书画家。师从著名书画家孙其峰先生,198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政协委员会成员,故宫博物院古画修复专家组山水组成员,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特聘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英国伦敦大学特聘画家,雅昌签约艺术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大量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钓鱼台国宾馆、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及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多次出国进行艺术交流,出版个人画集多种。2003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杰”之一。
艺术年表
1980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得到著名书画家孙其峰的喜爱,收为入室弟子;
198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博士生导师;
1987年由恩师孙其峰先生介绍,经李可染、叶浅予、黄胄等在任领导首肯后加入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前身);1990年特批进入教学培训部任教,成为国家画院成立以来最年轻的教授;
1987年经著名艺术家李可染先生指点,从事“大写意花鸟雨景”的专项课题研究;
198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雨景花鸟个人展出,人民日报刊登并发表作品。李可染先生出席并为展出题词“净界”,可染先生在采访中指出:“雨滴虽小,照见山河,吾生平独爱雨,曾作多幅雨景山水,今观洪宝弟所作雨景花鸟蕴含雨的洗涤之力、花的刹那之美、鸟的自在之态。雨景非景,乃是心镜乍现之机,氤氲迷蒙中正是雨滴映世界,花鸟见乾坤,洪宝弟如此年纪做此作品,注定不凡。”
1993年加入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授予博士学位,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后国内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9年,为庆祝新中国诞生50周年暨第九届全国美展,作品《田园小景册页》入展并获得金奖,打破新中国美术史上以尺幅作品为国展标准制式的惯例。刘文西点评:“我这一生,就爱画老百姓,百姓的生活中藏着最真实的中国,艺术不是飘在天上的,是要把根扎到最深的泥土里去的,张洪宝同志的田园小景正是农民辛勤耕耘下成长的果实,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玉米、稻谷、石榴、柿子、瓜果蔬菜无不饱含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这些淳朴的艺术正是我们中国艺术的根,我呼吁全国的画家向洪宝学习。”
2003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洪宝》(俗称近现代大红袍),成为继范曾、崔如琢之后第三位未满70岁破格收录的近现代红袍画家;同年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画坛百杰”之一;
2005年由王西京带队参加在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举办的法国国际美术沙龙展,《世间自在》、《闲读白云中》《唯心独明》等八幅写意人物画入展,成为首批登上法国卢浮宫的艺术家;
2009年,国画作品《雨荷》入选“景阳春杯—庆祝新中国暨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展出,并获金奖;
2010年,受文化部委任,由中国国家画院老院长龙瑞带队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进行为期三个月学术交流,期间参与修复包括明代周臣《山水图》轴、董其昌《墨笔山水图》轴、髡残(清四僧之一)《山水图》卷等四十余幅珍贵书画文物,同年被英国伦敦大学特聘为教授;

2011年3月,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紫禁城》期刊专家讲坛栏目发表学术论文;
2012年8月,受聘为故宫博物院古画修复专家组山水组成员,同年10月在故宫举办个人山水画展,《人民日报》、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紫禁城》期刊刊登报道,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发表艺术评论;
2015年4月,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张洪宝》(俗称当代大红袍),成为中国首位近现代、当代双红袍获得者;
2016年,书法作品《望岳》入选“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全国名家书画展”
2019年,国画作品《墨梅》入选“庆祝建国七十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同年受聘为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理事;
2021年,隶书作品《邓恩铭—诀别》入选“信仰的力量—纪念‘四五’英烈书画作品集”;
2021年7月,于西泠印社举办个人画展,霍春阳、史国良、靳尚谊出席,西泠艺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辑》专题报道;
2023年9月,入选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2024美术日记—人美“大红袍”出版30周年特辑》;同年9月受聘为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
2023年12月,被雅昌艺术签约;
2024年8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美美与共—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美术作品展”中,与刘开渠、刘海粟、潘天寿、李苦禅、何海霞等共同展出。
清供图系列

田园系列大写意花鸟


雨景花鸟系列

仿古山水系列



雨景花鸟系列

仿古山水系列

词条标签: